晉江新聞網4月27日訊 昨日下午,在梧林傳統村落百福軒內,“共讀好書·品味書香”作家分享會溫馨啟幕。作為晉江市2025年“閱見美好·書香晉江”全民閱讀活動的系列活動之一,此次分享會特邀中國作家協會會員、晉江本土作家王常婷與張百隱做客分享,與一眾閱讀愛好者展開了一場面對面的深度交流。
王常婷,作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、晉江市作協副主席兼秘書長,筆耕不輟間已發表小說、散文、詩歌等作品達60萬余字(行),其文字細膩而富有韻味,在文壇嶄露頭角。張百隱同樣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,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,他不僅在教育領域耕耘,在文學創作上也成果頗豐,其長篇小說《父親的債》還入選了晉江市中小學“讀一本好書”推薦書目,深受讀者喜愛。
分享會上,兩位作家圍繞靈感與創作、社會與人文等主題,娓娓道來自己的創作感悟與人生思考,讓在場的聽眾感受到文學的溫度與趣味。
現場氣氛愉快,聽眾全神貫注聆聽作家分享,聽到精彩觀點不時微微頷首。互動提問環節,聽眾踴躍舉手,圍繞創作靈感、素材提煉等問題與作家交流,作家逐一細致解答,現場思維活躍。其間,王常婷還帶來常見的中藥發起互動,聽眾在輕松氛圍中加深了對中藥知識的了解。
王常婷:做傳統文化的傳播者
王常婷以“浮生一藥在書中”為分享主題,打開了話匣子。她說:“在我的創作歷程中,不少作品都與中藥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,像《當歸熟地》《血竭沒藥》《黃連厚樸》等等。中藥給了我創作靈感,也帶給我諸多榮譽,讓我突破了生活與工作上的瓶頸,擁有充實的精神世界,閱讀經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療愈生活上的痛。在我看來,閱讀經典就如同一劑良藥,能在一定程度上療愈生活中的傷痛。”她表示,此次分享主要圍繞自身的閱讀經歷、涉足中藥題材創作的緣由,以及閱讀經典對人生的深遠影響等方面展開,期望通過自己的故事,能讓更多人愛上閱讀、關注傳統文化、傳播文化經典,讓閱讀成為生活的一部分,在閱讀里遇見更好的自己。
張百隱:做鄉村故事的閱讀者
張百隱的分享主題則是“寫樸素的文字,表白生活”,這與他一貫的寫作習慣和創作題材緊密相連。他長期聚焦鄉村生活與小鎮故事,在他眼中,這片土地就是一個精神寶庫。在分享中,他首先從《父親的債》的創作初衷談起,“那些看似無聲卻質樸無華的生活,往往蘊含著最讓人共情的力量,那是最磅礴的精神力量源泉。”接著,他與讀者們探討分享了鄉村文化的創作理念,他表示,保護和傳承鄉村文化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與擔當,希望能為鄉村振興貢獻一份文化力量。他說:“期待通過此次分享會,能促成兩個美好的結果,一是希望大家都能關注生活,成為生活的主角,每個人既是閱讀者,也是寫作者;二是希望大家能致敬父輩,回溯來路,成為鄉村文化的踐行者和傳承人。”
本次活動由中共晉江市委宣傳部主辦,晉江市融媒體中心、新塘街道辦事處共同承辦,旨在讓更多的晉江市民了解閱讀,愛上閱讀,讓閱讀成為更多晉江人的一種生活方式。
記者_顏英婷 文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