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大篇章 40個項目 “閱見美好·書香晉江”啟幕 共赴全民閱讀之約
晉江新聞網4月27日訊 昨日下午,晉江市2025年“閱見美好·書香晉江”全民閱讀活動暨梧林首屆春日讀書會在梧林傳統村落正式啟動。活動現場,書香與春日交融,氛圍熱烈而溫馨。


活動現場

中共晉江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紀剛宏在致辭中表示,一直以來,晉江致力于打造“閱見美好·書香晉江”文化品牌,通過健全閱讀機制,拓展閱讀陣地,創新閱讀方式,推動全民閱讀活動提質擴面、走深走實。他說:“相信隨著全民閱讀活動的深入開展,‘愛讀書、讀好書、善讀書’將在晉江蔚然成風,為創新發展‘晉江經驗’注入文化動能,為奮力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縣域示范筑牢精神根基。”

啟動儀式上,進行了“鏡在晉江 尋找最美閱讀空間”短視頻大賽十佳作品頒獎,表彰了用鏡頭記錄閱讀空間之美的創作者。為晉江市閱讀聯盟代表頒牌,晉江市閱讀聯盟的建立,標志著今后晉江將進一步實現閱讀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共享,促進閱讀活動的互聯互動,形成濃厚的全民閱讀氛圍。活動上,還進行了“閱見美好·書香晉江”優秀圖書贈送儀式,將知識與溫暖傳遞到更多人手中。同時,市圖書館“勁閱”網借項目和“閱見美好·書香晉江”全民閱讀IP正式發布,將為市民閱讀帶來更多便利與驚喜。








春日讀書會:共品閱讀之美韻
當天,活動現場還舉辦了梧林首屆春日讀書會,8位來自不同年齡、不同職業的閱讀愛好者現場分享美詩美文。他們用真摯的情感、生動的語言,帶領現場群眾走進文學的世界,感受閱讀之美與傳統文化之韻,贏得陣陣掌聲。









同時,現場還進行了詩歌游園會,飛花令擂臺、解密詩詞、投壺問詩、詩畫猜謎、詞牌香囊、點茶問道讓參與者沉浸式感受古典詩詞文化。書香文創市集匯聚了新華書店、風雅頌、郵政公司等書攤,梧林禮物、禾月堂、桐心文旅、艾派文創等產品攤位以及鳳儀堂茶攤、小娘惹廚房、藏海厝咖啡等攤位,讓參與者邊讀邊品治愈味蕾。








百福軒里,“共讀好書·品味書香”作家分享會邀請了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王常婷、張百隱圍繞靈感與創作、文學與跨界、社會與人文等主題進行討論與分享,感受文學的溫度與趣味。

閱讀網絡:織密城鄉書香網
建設書香社會,促進全民閱讀,基礎設施建設是重要支撐。近年來,晉江持續加大公共文化設施的投入,不斷完善全民閱讀服務體系,致力于提供優質的城鄉公共文化服務。通過集中統籌全市各鎮(街道)的公共閱讀場所和圖書館服務,打造了一個覆蓋城鄉的閱讀網絡。如今,晉江已建成總館1家、分館30家、城市書房12個、24小時城市街區自助圖書館34座,以及21個圖書流通點,服務點總數達109個,覆蓋全市19個鎮(街道)及開發區,構建起全域公共文化網絡,讓閱讀觸手可及。
全民閱讀:書香滿溢晉江城
晉江全市機關、企事業單位、社會組織積極響應全民閱讀號召,緊扣讀者興趣與關注點,創新讀書行動形式,廣泛開展全民閱讀系列活動。一大批接地氣、具新意、有特色的讀書活動層出不窮,讓書香彌漫在晉江的每一個角落,閱讀已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。
閱讀品牌:文化名片入人心
聚合社會資源,深挖本地文化基因。晉江邀請專家學者、作家等文化名人舉辦文化講座、作品分享、讀書交流等特色活動,強化全民閱讀吸引力,引導市民積極參與。2024年10月,晉江在2024年中國圖書館學會“書香城市(區縣級)”發現活動中,從全國范圍內的54個城市(區縣級)中脫穎而出,成功躋身全國15個入圍城市之列,成為福建省首個獲此殊榮的區縣級城市,閱讀品牌深入人心。
據了解,晉江市2025年“閱見美好·書香晉江”全民閱讀活動推出“書韻晉江”“書驛晉江”“行閱晉江”“童閱晉江”“競閱晉江”五大閱讀篇章,將開展第二屆蔡其矯詩歌會、“仁和之鄉·書香小鎮”悅讀季、吳魯文化季等40個全民閱讀項目,讓書香飄散到機關、學校、企業、村區、家庭等各個領域。
(記者 顏英婷 文圖)

- 晉江市政協開展全民閱讀暨圖書捐贈主題黨日活動2024/04/24
- 晉江:書香滿城,閱讀成風——“閱見美好?書香晉江”全民閱讀系列活動綜述2024/10/12
(1)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晉江新聞網或晉江經濟報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視頻,版權均屬晉江新聞網所有,任何媒體、 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的媒體、網站,應在授權 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晉江新聞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(2)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×××(非晉江新聞網或晉江經濟報)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 信息,繁榮發展互聯網行業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 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來源”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來源:晉江新聞網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 責任。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。
(3)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。電話:0595-82008266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