晉江新聞網4月21日訊 踏入梧林,百年古厝與番仔樓交相輝映,閩南紅磚大厝的燕尾脊與西洋建筑的拱門山花相得益彰。在講解員帶領下,小記者們參觀了“紅磚古厝”“五層厝”“槍樓”“僑批館”等標志性建筑。在僑批館,泛黃信箋上的印戳、郵票與小楷字,無聲記載著海外游子的眷戀與愛國情懷。德衛宅內,百年榕樹從屋頂生長,樹根浮于地面爬滿院子,古厝與巨榕和諧共生的景象,讓小記者們深刻感受到華僑心系故土的情懷。
此次研學,小記者們還沉浸式感受了非遺魅力。在“弓成閩就”館,他們學習弓箭構造、拉弦姿勢與瞄準射擊,感受古人百步穿楊的智慧;在“閩南泥塑”之“槍樓”制作工坊,大家發揮創意,捏制屋脊、飛檐等特色裝飾紋樣,塑造出各具特色的“迷你槍樓”。
小記者感言
一磚一瓦仿佛在訴說著動人心弦的古老故事,一墻一隅無不浸透著閩南人愛國愛鄉的情懷,一樹一屋深深扎根著歷史的無窮魅力,好像在說:無論走得多遠,我始終心系家鄉、心系故土!張沂馨(四年4班)
華僑們遠赴南洋打拼,回鄉建屋時融匯中外風格,每一棟建筑都是愛國思鄉的見證。我們還做了有趣的梧林手作,共同度過了一個難忘而有趣的午后。王培煥(四年4班)
古村落的紅磚古厝與番仔樓驚艷了我的雙眼。僑批館里的家書承載鄉愁,非遺工坊中親手制作的手工藝品滿是趣味,讓我對閩南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與熱愛。王鈺錚(四年1班)
我深入了解每一棟建筑背后的歷史故事,深刻感受到了華僑對祖國、家鄉的深厚感情,他們堅毅的品格和不怕困難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。洪梓陽(四年3班)
古厝錯落有致,石板路蜿蜒曲折。這里不僅是建筑的集合,更是文化的沉淀,讓人沉醉其中,流連忘返。王尹萱(四年4班)
聽了解說員的解說,我知道了先輩們拼搏的故事,也知道了“爛尾樓”承載著華僑先輩的鄉愁、堅韌、愛國心。陳思妤(四年2班)
記者_蔡紅亮